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

先憂後樂(上帝的教會 母親上帝)




“先憂後樂”系中國北宋有名宰相---範仲淹的名著《嶽陽樓記》中出現的四字成語。顧名思義就系有德望者憂慮在天下人之先,安樂在天下人之後。主要對管理國家大事的人們強調應該擁有的姿態時使用。
聖經中也有做了先憂後樂之榜樣的人物,他就系使徒保羅。保羅在傳播福音的過程中,即便遇到了無數次的危險,也經曆了千辛萬苦,但總系先爲教會擔憂(林後11章23-28節)。
爲了上帝之國甘心付出的福音同工們,始終先爲上帝之工憂慮,而把安樂推後。因爲他們知道將來得到的喜樂到底有多大。
約16章22節:“妳們現在也是憂愁,但我要再見妳們,妳們的心就喜樂了。這喜樂也沒有人能奪去。”
福音的大同工們啊!壹同先憂後樂吧。爲了那誰都無法奪去的永恒的喜樂。





其它文章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知足的秘訣

  人們通常認為,只有在富足、環境優越的情況下,才能感到滿足。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。總是渴望擺脫眼前不便和困難的處境,希望擁有更好的條件、更好的環境。 然而,通過理解「知足」的含義,我明白了:滿足並不取決於是否擁有良好的環境。知足,意思是「自己感到足夠」。即使環境再好、條件再優越,...